更新时间:2025-10-08 09:02:35
第一次看是在高二某个周六的晚上,像一阵清风迎面吹来,四周都是爱的歌声。几乎满足了我对校园生活的究极幻想:几个人一起与老师作对,鄙视考试,闯祸、挨骂,有点生死之交,然后幻想毕业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我的小学和初中几乎真有过这样的日子,那时候阳光和天空的颜色就像电影里一样明亮。 后来大家都开始往前走,似乎除了我再没人愿意与任何事作对。我想或许要先融入世界吧,就像兰彻那样,他说追求卓越,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。电影还给了他别的设定,关于热爱、天赋、假身份云云,当时不甚在意,只当是为剧情服务。直到重温时才发现它们原来那么重要,这一切是多么理想主义而虚无缥缈,就连当时令我无比共鸣的教育体系批判,如今看来也略显浅薄和落后。 尽管如此,我甚至还比以前更喜欢这部电影了。在见到现实的不尽如人意后才更觉不忘初心的可贵。仍有人在赞颂不合世俗的理想,仍有人对改变世界心存希冀。生活不是电影,但生命里曾有过这样的印记,便足以对抗后来的许多平庸与妥协。在这些欢笑与眼泪里有着能唤醒人心中最至真至善一角的伟大力量,唤起曾经的自己。 一切皆好,朋友。 Aal izz well.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太多隐喻了!值得二刷三刷